敖鲁古雅猎民点的驯鹿 大兴安岭西北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始森林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就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饲养驯鹿的猎民。他们主要依靠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整年游荡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也称驯鹿鄂温克人、使鹿鄂温克族或鄂温克猎民。300年前,他们来自更北方的西伯利亚,目前仅有230多人,他们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驯鹿是一种中型鹿,属于北极圈生物,还没有完全驯化,它有一条很短的白色尾巴,腿长有力,宜于踏深雪行走和长途迁徙,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就是由鄂温克人驯养的。鄂温克人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大兴安岭气候、食物、温度、湿度的方法,使驯鹿在远离北极苔原区的地方得以存活。 五十年代以前,鄂温克族猎民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撮罗子”,以驯养驯鹿为生。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即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简称敖乡)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市郊。 2003年,生活在山林中的鄂温克驯鹿人在政令下禁猎,整体搬迁到了根河市郊的新定居点,也就是现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但是部分族人与驯鹿均不习惯定居点生活(驯鹿是以长在原始森林的苔藓为食的),选择了重返森林。 所以现在除了在定居点的猎民,密林中还散布着五个驯鹿点,最远的离根河市有150公里远。过去,敖鲁古雅人养驯鹿只是作为运输工具,一头驯鹿可以负重35公斤左右,每小时可以行走5公里。1964年,取得了割鹿茸成功。现在,驯鹿已经不大用来运输,而成了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中国唯一的这群驯鹿大约只有5000头左右。 鄂温克猎民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据历史学家的考证,鄂温克民族有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个分支。其中,索伦族是农耕部落,通古斯是游牧部落,现在这两支鄂温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而雅库特人就是生活在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鄂温克猎民在大兴安岭的密林中,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是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